“银行股选哪个?”这问题,问出来的人心里都盼着有个标准答案,好像点一下就能挑出最肥的那块肉。但说实话,这事儿哪有那么简单。不少人一上来就盯着什么“市盈率低”、“分红高”,觉得这就是金标准,结果一不留神,挑的这几家,要么业绩增长乏力,要么风险敞口藏得深,最后是眼巴巴看着别人赚钱,自己心里不是滋味。
我接触过不少投资银行股的朋友,一开始都想找“便宜货”。确实,从表面上看,一些银行的市盈率确实低得吓人,比如一些股份制银行,PB(市净率)可能才0.5、0.6,感觉像是白送。但你仔细看看,为啥这么便宜?是市场不识货,还是这便宜货背后有别人没说透的“坑”?
比如说,一家银行如果因为资产质量下滑,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不足,市场预期它未来需要大量核销损失,那股价自然就上不去。这种“便宜”,你就得掂量掂量了。反过来,有些银行,虽然PB看起来没那么低,但它的盈利能力稳定,资产质量优良,战略布局前瞻,管理层能力强,那它就是“真便宜”。所以,选银行股,不能只看眼前的“便宜”,得扒开来看看它“好在哪”,或者说,它“差在哪”会影响到未来。
我们平时在分析一家银行的时候,除了宏观的经济环境、监管政策这些大背景,更得关注它的具体业务。比如,是零售业务占比较高,还是对公业务为主?零售业务相对而言更稳定,抗周期性更强,尤其是有xyk、财富管理这些高附加值业务的银行,盈利弹性会更好。而有些银行如果过度依赖对公信贷,尤其是投向产能过剩的行业,那风险就相对高一些。
中国这么大,银行这么多,五大行、股份制银行、城商行、农商行,各具特色。很多人容易陷入“五大行最稳”的思维定势,这没错,但“稳”不代表“回报最高”。五大行体量巨大,业务成熟,但增长空间相对有限,更多是作为“压舱石”的角色。而一些优秀的股份制银行,或者说地域性优势明显的城商行,在某些细分领域,比如零售、小微贷款、财富管理等方面,可能更有爆发力。
我在实操中,会特别关注银行的“资产负债表”。这就像看一个人的体检报告,得看细节。不良贷款率、拨备覆盖率、资本充足率,这些是硬指标,但更要看它的“现金流”。一家银行即便账面利润再高,如果现金流不好,说明它的盈利质量不高,可能存在很多账面上的“虚胖”。
有时候,我会遇到这样的情况:一家银行,财报上所有指标都漂漂亮亮,但你去了解它的客户结构,或者跟业内人士聊聊,会发现它在某个领域,比如同业业务占比过高,或者依赖某些非标资产,这些风险点在财报里不容易直接暴露,但事后往往是出问题的根源。所以,多维度、多渠道地去获取信息,显得尤为重要。
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?我始终觉得是“风控”。再好的业务模式,再低的成本,一旦风控出了问题,那都是白搭。你看过去那些爆雷的金融机构,无一不是风控环节出了大问题。所以,在选择银行股的时候,我一定会花大量时间去研究它的风控体系,虽然这部分信息很难直接从公开财报里读出来。
怎么看风控?这确实是个难题,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像银行内部的风险管理部门那样掌握全面的信息。但我会通过一些间接的指标去推断。比如,它过去几年的资产质量变化趋势,不良率是上升还是下降?拨备计提是否充分,有没有“藏着掖着”的嫌疑?再就是看它对新业务、新领域的拓展是否审慎。有些银行,上来就疯狂扩张,产品也花里胡哨,这种往往是风控跟不上,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。而一些银行,即使面对市场机会,也能保持相对稳健的节奏,这反而是值得关注的。
我还记得前几年,有个别城商行在某个特定业务上出现了一些问题,导致整个板块都受到了影响。当时就提醒我们,银行的“内功”,尤其是风控, really matters。一个小小的业务出了窟窿,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。所以,即便是再看好的银行,如果它的风控管理存在明显的短板,我都会非常谨慎。
银行股的投资,很多人觉得是“慢生意”,但事实并非如此。在当前金融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,银行也在积极转型。我个人比较看好那些能够拥抱科技,并且能把科技真正应用到业务升级中的银行。比如,on-line上获客、普惠金融、大数据风控、场景金融等方面有建树的银行。
举个例子,现在很多银行都在大力发展手机银行APP,但这只是表象。关键在于,这个APP能否真正承载起更多的金融服务,能否为客户提供更便捷、更个性化的体验。那些只把APP当成一个简单的信息查询工具的银行,跟那些能通过APP实现贷款审批、财富管理、甚至社交互动的银行,是完全不同的。后者更有潜力。
我也会关注银行的战略布局,比如它是否积极布局大湾区、长三角等经济活跃区域,或者是否在绿色金融、数字人民币等新兴领域有所作为。这些战略性的举措,虽然短期内可能不会立刻体现在财报上,但对银行未来的发展高度至关重要。
分红是银行股一个很吸引人的地方,尤其是那些国有大行,每年都像“印钞机”一样稳定地分红。这对于追求稳定现金流的投资者来说,是很大的吸引力。但如果你只盯着分红,而忽略了银行本身的成长性,那可能会错过一些更有价值的机会。
比如,有些股份制银行,虽然分红率可能不如五大行那么高,但它的净资产收益率(ROE)更高,说明它的盈利能力更强,资本增长的速度也更快。长期来看,这种高ROE的银行,它的内在价值增长潜力可能更大,即便分红少一些,通过股价上涨也能获得可观的回报。
所以,选择银行股,还得看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偏好。是追求稳定的现金流,还是追求资本增值?是喜欢“稳如泰山”的大家伙,还是愿意承担一点风险去挖掘“潜力股”?没有绝对的好坏,只有适不适合自己。
下一篇
已是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