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煤上浮灰是指在煤炭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,由于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,以及煤的工艺处理不当等原因,使得煤中的灰分在煤的表面形成一层灰尘。这层灰尘会随着煤的运输、储存和燃烧过程中的振动和风力作用而产生漂浮现象,从而形成煤炭表面的浮灰。
原煤上浮灰是煤炭行业中常见的现象,受到了广大煤炭生产和使用者的关注。原煤上浮灰的形成与煤炭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密切相关。煤炭中的灰分是指煤中非燃烧成分的总和,包括煤中的无机物、矿物质和杂质等。这些灰分在煤炭的燃烧过程中不会被完全燃烧,而是以固体或液体形式残留在煤的表面或煤气中。
原煤上浮灰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。首先,煤炭中的灰分含量较高,灰分含量越高,煤炭的上浮灰现象就越明显。其次,煤炭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原煤上浮灰也有一定影响。比如,煤炭的粒度越细,煤炭的上浮灰现象就越明显;煤炭的粘结性越强,煤炭的上浮灰现象就越不明显。此外,煤炭的工艺处理也会对原煤上浮灰产生影响。比如,煤炭的洗选过程中,如果洗选不彻底,会导致煤炭中的灰分无法完全去除,从而增加了煤炭的上浮灰现象。
原煤上浮灰对煤炭生产和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。首先,原煤上浮灰的存在会影响煤炭的质量。原煤上浮灰会使得煤炭的灰分含量增加,降低了煤炭的热值,影响了煤炭的燃烧效率。其次,原煤上浮灰还会增加煤炭的粉尘排放量,对环境造成污染。此外,原煤上浮灰还会影响煤炭的储存和运输过程。煤炭中的浮灰会附着在煤炭堆放的表面,增加了煤炭的摩擦系数,使得煤炭堆放不稳定,容易倾倒、滑坡等。
为了减少原煤上浮灰的现象,煤炭生产和使用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。首先,煤炭生产过程中应加强煤炭的洗选和脱水处理,尽量减少煤炭中的灰分含量。其次,在煤炭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,可以采用覆盖、封闭等措施,减少煤炭的风化和飞扬现象。此外,煤炭的使用者在燃烧煤炭时,可以采用适当的燃烧设备和技术,减少煤炭的灰分残留量。
总之,原煤上浮灰是煤炭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常见的现象。原煤上浮灰的形成与煤炭的物理和化学性质、工艺处理等因素密切相关。原煤上浮灰对煤炭的质量、环境和储运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影响。为了减少原煤上浮灰的现象,煤炭生产和使用者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,提高煤炭的质量和利用效率。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