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怎么辨别真假卢布”,这个问题看似简单,但其实很多时候,手里攥着一沓钱,脑子里却一片空白。不只是普通人,甚至在一些交易场合,因为缺乏细致的观察和专业的知识,也会吃亏。这年头,造假手段层出不穷,而且很多细节上的模仿,做得相当逼真,如果只是凭感觉,那真是风险太大了。
说实话,第一次接触俄国纸币,或者说,不常接触的时候,确实会有点摸不着头脑。guanfang介绍一大堆防伪技术,什么水印、安全线、光变油墨,听着都挺玄乎。但实际操作起来,我发现有几个点是最直观,也最容易练就火眼的。比如,新版卢布的纸张手感,就跟咱们国内的纸币不太一样,稍微有点韧性,还有点细微的沙沙声,这是机器造假不容易模仿的。然后,就是看光变油墨,在不同角度下,图案的颜色会发生变化,特别是那种印在数字或者人物肖像上的,变化会比较明显。我见过有假币,那个颜色变化生硬得很,几乎看不出来。
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,就是安全线。现在很多国家的货币都有安全线,但卢布的安全线,特别是新版的,是有“穿透性”的,就是你能直接看到它嵌在纸张里,而且有时候在光线下,还会看到上面有微缩文字,要凑近了才能勉强辨认。以前有的假币,安全线就是印在表面的,一摸就掉了,或者感觉很粗糙。这几年,造假者也学乖了,安全线也做得越来越像,所以这个就得结合其他细节一块看了。
再说水印。这个是最经典的防伪手段了。把纸币对着光看,水印的清晰度和层次感很重要。真的水印,边缘会比较柔和,有深浅变化,而且图案的轮廓是那种“立体”的,不是死板的印刷。假币的水印,要么模糊不清,要么颜色死白,或者有明显的锯齿状边缘,感觉就像是后期印上去的,没有那种“嵌在纸里”的感觉。
除了上述几个大项,还有一些细微的特征,往往是判断真伪的关键。比如,纸币的印刷质量。真的卢布,图案清晰,线条流畅,文字锐利,色彩过渡自然。假币呢,可能会出现油墨晕染、线条模糊、或者色彩过于饱和、过于暗淡的情况。尤其是在看那些微缩文字或者一些细小的图案时,差别就更明显了。我曾经在一次交易中,看到一张假币,上面的一些小字,就跟一堆墨点似的,根本看不清。
还有就是凹印技术。一些关键部位,比如面额数字、人像或者建筑物,会采用凹印,摸上去有轻微的凸起感。这个是很多造假者难以模仿的,因为需要特殊的设备和工艺。你可以用手指轻轻地在这些部位摩挲一下,感受一下那种“手感”。虽然不是所有假币都完全没有凹凸感,但真的凹印,那种质感是非常独特的,细腻而真实。
另外,一些特定版本的卢布,还会有一些特殊的防伪特征,比如“隐形面额”图案,只有在特定角度下才能看到。这些都需要对不同面值的卢布有一定的了解,才能准确识别。有时候,甚至连纸币的“边角”都要留意,真的纸币,边角通常比较整齐,即使有磨损,也不会出现那种“毛边”或者“起毛”的现象,除非是用了很长时间的旧币,但即使是旧币,整体质感也是扎实的。
关于光变油墨,这几年造假技术进步很快。以前,一眼就能看出来那种生硬的颜色跳跃。现在,有些假币的光变效果也做得有模有样,但仔细观察,还是能发现问题。比如,光变油墨的颜色变化,应该是一个连续、平滑的过渡,而不是突然“蹦”一下。而且,不同颜色的组合,是有规律的。你需要多看看真币,熟悉一下那种变化方式。我遇到过一张假币,它的光变效果,在阳光下看,颜色变化是有的,但那种金属光泽感,总觉得有点“漂浮”,不够内敛。
安全线也是一个重点,但也是造假者重点攻克的对象。新版的5000卢布,安全线上有“全息”图案,这个就很难复制了。用光去照,会看到里面有立体的、会动的图案。一些假币会尝试用镭射纸来模仿,但那种效果,跟真的还是有差距的。而且,安全线和纸张的结合方式也很重要。真的,它会“吃”进去,好像是纸张的一部分。假币,很多时候感觉就是“贴”上去的,或者嵌得很浅,不够牢固。
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有紫外线灯,但如果你经常接触外币,或者做一些大额交易,备一个紫外线灯会很有帮助。很多货币的防伪油墨,在紫外线灯下会呈现出特殊的荧光反应,比如一些特殊的图案、线条或者数字,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。真的卢布,在这种灯光下,会显现出一些隐藏的、清晰的荧光标记,这些标记的形状和位置都是固定的。假币呢,要么没有任何荧光反应,要么荧光效果杂乱不清,甚至有些还会出现不该出现的荧光点,这反而是破绽。
我还记得有一次,一个客户拿来几张看起来很真的卢布,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。我用紫外线灯一照,发现其中一张,上面的某些区域,在紫外线下发出的荧光颜色非常奇怪,而且边缘很不规整,一对比,就看出问题了。所以,这个辅助工具,确实能帮你过滤掉很多“高仿”的假币。
再回到纸张本身。上面提到了韧性和沙沙声。这是一种比较主观的感受,但经验多了,你就自然会分辨。好的纸张,手感厚实、均匀,不会有颗粒感或者粘滞感。而且,在抖动或者揉搓的时候,会发出清脆的声音。假币的纸张,很多是用普通纸或者劣质纸冒充的,手感会偏软、偏薄,或者有一种蜡质感,抖动起来的声音也比较沉闷,没有那种“活”劲儿。
我也遇到过一些造假者,为了模仿纸张的质感,会在纸张里面掺杂一些特殊的纤维或者涂层,但这种模仿往往不够自然,细看之下,你能发现纸张的纹理不够均匀,或者有一种不正常的反光。所以,当你拿到一张让你觉得“有点奇怪”的卢布时,不妨多从纸张的质感入手,细细体会。
最重要的一点是,不能只依赖某一个防伪特征。要学会综合运用,多角度、多方面地进行判断。假币的特点往往是“顾此失彼”,可能在某个方面模仿得很好,但在其他方面就露出马脚了。比如,一张纸张手感不错,但水印模糊;或者光变效果逼真,但凹印触摸感不明显。这些都是需要警惕的信号。
还有一些常见的误区,比如,以为新版纸币一定就比旧版难造假。其实不然,造假者会跟着国家发行新币的节奏,不断更新他们的技术。也不能因为一张纸币看起来很干净,就认为它是真的,干净的背后,可能隐藏着高超的造假技术。所以,保持一种“审慎”的态度,永远是没错的。在我看来,最可靠的辨别方法,就是多看真币,熟悉它的各种细节,就像我们熟悉自己的钱袋子一样,一旦有不对劲的,心里自然会有数。
下一篇
已是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