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到什么是牛市熊市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“涨了就是牛,跌了就是熊”,好像挺直观的。但真正经历过几个完整周期的人,会发现事情远不止这么简单。这背后牵扯到的,是市场情绪、资金流向,甚至是参与者的心理预期,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。
说到底,牛市和熊市的界定,并没有一个绝对、统一的标准,更多的是一种市场共识,或者说是一种趋势的放大。我们常说的“牛市”,往往伴随着持续的上涨,投资者情绪乐观,大家都愿意追涨,觉得行情还会继续。这时候,新资金蜂拥而入,很多被低估的价值得到释放,甚至一些原本不太靠谱的项目,在乐观情绪的烘托下也能获得资金青睐。我记得有一次,某科技公司发布了一款全新的产品,虽然技术上还有不少争议,但市场普遍看好其未来前景,股价在短短几个月内翻了好几倍。那时候,空气里都弥漫着一种“钱好赚”的味道。
反观“熊市”,则是一种持续的、普遍的下跌。悲观情绪蔓延,大家更倾向于规避风险,资金往避险资产上流。这时候,即使是基本面优秀的公司,也可能因为市场整体的悲观情绪而遭到抛售。我亲身经历过一次,一家盈利能力很强的消费品公司,因为行业整体受到外部因素影响,虽然公司自身经营稳定,但股价依然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。那时候,市场弥漫着一种“万物皆可跌”的氛围,很多投资者宁愿把钱放在银行,也不敢轻易入市。这种恐惧感,比实际的损失更让人难以承受。
所以,有时候区分牛熊,也不能只看短期的波动。有时候,市场会走出“假突破”或者“假跌破”,一两次的上涨或者下跌,并不能就此断定牛熊的转换。真正意义上的牛市或熊市,通常是持续一段时间的,并且伴随着宏观经济、行业政策等一系列的因素。更关键的是,市场参与者的预期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。
要理解什么是牛市熊市,就得知道是什么在驱动它们。在我看来,最核心的还是“流动性”和“预期”。牛市启动,往往伴随着充裕的流动性,无论是央行降息降准,还是海外热钱涌入,充沛的资金总会寻找出路,而资本市场自然就成了首选。同时,经济前景看好,企业盈利能力提升,这些积极的预期会进一步放大资金的吸引力。
比如,过去几年,全球一些主要央行为了刺激经济,采取了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,大量的资金被释放出来。这些钱一部分流向了房地产,一部分流向了股票市场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即使是一些估值已经很高,但只要有增长故事,就很容易获得市场的追捧。我记得有个朋友,就是在那时候,凭着对某个新能源概念的精准把握,短短一年时间,他的投资组合翻了好几番。
而熊市的形成,则往往是流动性收紧,或者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加剧。当央行开始加息,或者经济数据出现下滑的迹象,资金的退潮就会开始。这时候,市场的风险偏好会急剧下降,投资者开始清算风险资产,即使是那些之前表现优异的股票,也可能因为资金面的枯竭而大幅下跌。我接触过不少客户,在牛市里赚了钱,但到了熊市,因为没有及时止损,最后又把赚到的钱甚至本金都亏了进去。这其中的教训,就是对流动性变化和市场预期的忽视。
不得不说,在什么是牛市熊市的讨论中,情绪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变量。牛市时,乐观情绪被放大, FOMO (Fear Of Missing Out,害怕错过) 心理驱使着更多人涌入,进一步推高价格。这种群体性的狂热,有时候会让人失去理性的判断。我曾经见过,在一次网络科技股的狂潮中,一些根本没有什么实际业务的公司,仅仅因为沾上了“概念”,就能被炒到离谱的价格。很多投资者,包括一些老股民,都抵挡不住这种诱惑,结果可想而知,泡沫破裂后,损失惨重。
反过来,熊市时,悲观情绪一旦形成,往往会形成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。大家普遍认为市场会继续下跌,于是纷纷抛售,反而加速了下跌的进程。恐惧会蔓延,让投资者对任何一点负面消息都过度反应。我记得在2018年,当时全球经济面临一些不确定性,很多投资者出于恐慌,开始大量抛售股票,导致市场出现了比较大的回调。那个时候,即使是业绩很好的公司,股价也受到了拖累。在这样的环境下,如何保持冷静,不被情绪裹挟,是投资者zuida的挑战。
很多人觉得,牛市熊市的划分,是一种被动接受的周期。但从我的经验来看,参与者的情绪和行为,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和加速着这些周期。当大部分人都认为牛市会继续时,它就更有可能继续;反之亦然。所以,理解了情绪的作用,也就多了一层应对牛熊的视角。
那么,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,在什么是牛市熊市的框架下,应该怎么做呢?首先,要认识到自己判断牛熊的能力是有限的,市场时机总是难以准确把握。与其试图去预测市场的顶点和底部,不如专注于自己对标的资产的理解和价值判断。
比如,在牛市中,我们会看到很多股票都在上涨,但不是所有股票都值得买。那些真正有核心竞争力、商业模式清晰、盈利能力稳健的公司,即使在牛市中,估值也应该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。过度追逐那些仅仅因为“概念”而价格虚高的股票,风险非常大。我过去就吃过亏,当时看到一只股票天天涨停,觉得再不买就要错过了,结果买进去之后,没过多久就跌停了。那一次,让我深刻体会到,不能只看涨跌,更要看背后的基本面。
在熊市中,情况则更为复杂。一方面,市场整体的下跌会让很多好公司的股票也变得便宜。这时候,如果对公司基本面有深入的了解,并且相信其长期价值,那么熊市反而是建仓的好时机。但另一方面,要警惕那些“价值陷阱”,即那些看似便宜,但实际上基本面已经恶化,未来很难恢复的公司。我曾经研究过一家公司,它在熊市中股价跌了很多,看起来很诱人。但深入研究后发现,它的核心业务模式已经过时,竞争对手也在不断蚕食它的市场份额。最终,我选择放弃了投资,事实证明这是正确的。那种时候,耐心和深入的研究是最好的武器。
总的来说,理解什么是牛市熊市,不是为了去预测它们,而是为了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,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策略。牛市时保持清醒,不被贪婪冲昏头脑;熊市时保持耐心,不被恐惧击垮。这才是最重要的。
下一篇